阮兆輝淺談西九戲曲中心

2020/11/16 at 1:34 a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, 表演場館 | 2 Comments

←取自舊娛樂雜誌:國術好手邵漢生師傅參演了多部「黃飛鴻」電影,童星阮兆輝曾與他結片緣。

  電台節目訪問阮兆輝,談疫情下粵劇業界情況。不認識阮氏,僅看他的舞台演出,台上台下都感受到他對粵劇藝術的投入與熱誠。早陣子看《紐約唐人街碎屍案》(1961),內裏的戲中戲《陳世美不認妻》,阮一身戲裝,神氣活現。

  童星年代,阮演過不少電影。以往翻閱八十年代初的娛樂雜誌,見左方照片,據圖片說明,照片應取自國術名家邵漢生師傅的「漢生康樂研究院」19周年紀念慶祝活動上(該院於1964年6月28日啟幕)。圖說謂此照片「是一九五七年的圖片,邵漢生在『黃飛鴻威鎮四牌樓』中演落難教頭,手抱的是飾演他兒子的阮兆輝。」今天查看資料容易,便發現圖說有誤,片名為《黃飛鴻威震四牌樓》,1955年11月公映,若此相片照於拍攝期間,就不會是「一九五七年的圖片。」不管如何,這是一張動人的照片,武夫以小玩意逗樂孩子,情意溫馨。

  電台訪問中,阮兆輝分享父親當年執教英文。礙於家境,他稚齡便投身影圈,經歷兩次投考才成功入行,後經朱紫貴引介拜麥炳榮為師,一身戲裝便穿到今天七旬之齡。去年九月在西九戲曲中心欣賞《枇杷山上英雄血》,他反串老旦演母親,維肖維妙。印象中他當天下午還出席推廣粵劇的活動,晚上即粉墨登場,戲份不少,確具魄力。回想幾年前在文化中心看他擔綱生角演《大紅袍》,當中一場戲他激憤難擋,仰後跌坐地上,觀看時我亦不禁輕抹額角汗,以長者而言,如此動作可謂高危,他卻專業的完成。

↑上圖:西九戲曲中心大劇院內部;下圖:大劇院外等候區寬敞空曠,若所選座區較偏,便要走很長路,對年長觀眾是吃力的。

  《枇杷山上英雄血》於1954年開山公演,大龍鳳劇團曾多次重演,像1971年10月20日,班政家何少保獻新猷,讓「慶紅佳」、「大龍鳳」以雙班制形式公演,一場內每團各演一劇,每劇濃縮為兩小時。頭台「大龍鳳」便選演《枇》劇,地點是此間再成話題的皇都戲院。去年觀賞該劇,是我首次進戲曲中心的大劇院,頗意外其面積、格局都較想像小,但外圍的等候區倒寬敞,充份的空間綴以全白色調,更顯龐然。

  在電台節目中阮也談到戲曲中心的外文名稱,該表演場地現時採漢語拼音命名「Xiqi」,縱受詬病,但他認為稱作「Opera」並不合適,畢竟二者不能等同,他希望能突出地方藝術的色彩,他以「Kung Fu」為例。

深圳戲院風景,八十幾年前

2020/10/25 at 2:53 a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, 外地戲院 | 6 Comments

  九十年代末,在報館工作,同事不止一次做深圳消費特輯。在這城中,也許我是少數不曾探進深圳尋樂的人,即使書城也未嘗涉足。友儕間偶有交換當地的廉價消費情報,樂在其中,我僅因工作關係曾途經深圳外圍,沒走進市中心。

  深圳的舊貌新顏,我只能道聽塗說。半世紀前,有些內地影片禁止在港公映,聞說有人回深圳看,時光一轉,多年前朋友謂,因徐克的《智取威虎山》遲遲未在港公映,打算返深圳觀賞。深圳戲院的前世今生,我腦海只有碎塊幾片。

↑左起:1933年7月2日及26日廣告。又生公司經營的深圳大戲院,邀來名伶演出,包括全男班名旦千里駒、陳非儂。該院鄰近火車站。

  翻1933年7月2日《工商晚報》,見「深圳又生大戲院」廣告,同日報紙介紹:「深圳自歸又生公司開埠以來、大有小澳門之稱、對于各項設施、無不應有盡有、以廣招徠、關于戲院部份、尤特別注重……」說得頗空泛,該文末尾補充,「特挽靚少鳳向陳非儂千里駒白駒榮等極端拉攏」,經鳳伶努力,成事機會頗高。同日廣告宣傳「省港名優大集會」將於該院開演。

  上文指深圳經又生公司「開埠」,大概指為當地墟市帶來「繁榮」景像,既像「小澳門」,多少想像到是何等格局的娛樂場所。該戲院在香港報章刊登廣告,吸引本地人北上,如意算盤一打,觀劇兼留下玩兩手更佳,1934年2月的廣告示:「點點鐘有車由尖沙咀直達本院三十五分鐘到步」。自1934年5月9日起,每天由尖沙咀合計有十班火車開往深圳。

↑左起:1934年2月12日及4月2日廣告,兩者皆示「點點鐘有車由尖沙咀直達本院三十五分鐘到步」,後者又介紹該院正值重建。

  及至1934年4月刊出的廣告,指該戲院「重建」,從中揣測該院應屬簡陋的磚瓦建築,因重建而架搭一葵棚演戲:「本院從新設計。改建偉大規範。柱腳則純用鋼筋三合土築成。而用鐵柱支撐。使無礙視線。舞台擴大西式。座位非常美化。凡電風扇播音機冷汽管抽汽機等完全從新添置」。該建築原定6月14日竣工,卻於同月3日出意外,報載:「下午二時四十分、不知何故、突隆然一聲、該院屋脊之三條工字鐵、忽全數跌下、工字鐵上瓦片、亦隨之墜下、用以支持該院之三合土柱十四條、亦跌低八九、幾全座倒塌」。事件致四死五傷。

  同年8月25日《天光報》載文介紹該公司,透視其營運實況:「深圳為寶安縣屬最繁盛之墟市、位於廣九鐵路沿境、交通異常方便、自香港禁絕娼賭後、該墟益形繁榮、有小澳門之稱、距深圳之南一里許、有一賭博大集場、名又生公司、公司之旁有一小涌環繞其間、對面乃深圳車站、為中英交界地,公司建築宏大、計有葵棚十餘座、迴廊曲徑、頗為雅觀、內設有花園、戲院、花艇、佈置亦頗標緻、中西餐館、談話處等等、醉生夢死地方、應有盡有」。同文最後提到:「至戲院花園凡來賭者、均可任意遊觀」。(黑體據原文)

  同月該報發出多文,抨擊此賭窟之不堪,力陳須掃黃禁賭。1938年報載,該址用作難民收容所,又生公司亦早已結束。

↑1960年4月深圳戲院廣告,不清楚是否同一建築物。當時安排的節目包括戲曲表演,如錫劇、潮劇,更有中央樂團演出的音樂會。

屯門天后廟外神功戲戲棚

2018/05/04 at 3:05 p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 | Leave a comment

↑攝於2018年4月26日,屯門天后廟外的天后寶誕戲棚正架設。

…….屯門公園充斥各路利用擴音器現場歌唱的高手,每次徒步往市中心或新墟,總拐舊墟那邊,對岸聲浪依然撲過來,相當擾人。4月25日這天途經,見天后廟外架起棚架,想起去年這段時間路過,一座已完成的戲棚已在運作,剛好有鑼鼓大戲上演。如此過了一年,今年湊巧看到剛搭成的棚架。關於戲棚的架設,相信定有若干傳統俗例,惜我不懂。

↑攝於2018年5月4日,戲棚已搭成,內裏正演大戲。

…….當天雖有攝下節目表,沒有牢記,這天偶然路過,赫見戲棚已搭好,且傳來唱曲之聲。望望節目表,今天(5月4日)下午先演例戲《賀壽天姬大送子》,繼演《三笑姻緣》,且由「正誕台柱主演」。和去年一樣,邀得鳴芝聲劇團演出,此間蓋鳴暉小姐在台上瀟灑的演繹唐寅,惟未見秋香現身,剛好中場休息。

…….曾看影像紀錄,神功戲戲棚在演出前會舉行莊嚴的儀式。在廟外搭棚演戲,除了惠及坊眾觀賞,更重要是酬謝神恩,戲是演給神明看的。是日棚內看客相當多,惟未算滿座,畢竟是日戲。戲棚演戲,再現大戲在鄉間演出的風貌。粵劇進入劇場,氣氛比較嚴肅,今天見棚內演出,由演員到觀眾,相對輕鬆,台上台下頗有互動。與劇院有別,戲棚沒有音樂池,棚面拍和手均坐於台側,也是傳統戲台的格式。

↑戲棚正面。

1978年朱慶祥師傅訪問

2018/01/21 at 2:35 a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 | 2 Comments

…….我雖是粵劇門外漢,對朱慶祥師傅卻早有聽聞。1987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推出戲曲電影回顧,相關特刊節錄第11期《文美月刊》(1978年2月)朱師傅的訪問文章,讓讀者多了解棚面師傅的工作。該特刊訪問了撰曲人李願聞、龐秋華及梁山人,惟朱師傅僅摘錄舊文,沒有再訪。

…….查閱《文美月刊》內〈粵劇的幕後英雄--訪棚面朱慶祥師父〉一文,由小思、阿慧、顧耳、川停、瞿明訪問。現摘錄若干頗富趣味的段落:

→原刊《文美月刊》朱師傅照片。

……棚面,從前叫做八音,共有八個人,是搞音樂的,就是粵劇的伴奏樂隊。傳統的棚面,全是用中國樂器,清末民初的時候,粵劇藝人朱次伯嘗試用西洋的喉管和梵亞鈴來伴奏,覺得效果不錯,以後粵劇的棚面就分成了中樂和西樂兩部份。中樂部份的領導人叫做「掌板」,由他起鑼鼓……西樂部份的領導人是梵亞鈴手,叫做「頭架」,是為演員演唱伴奏的主要樂器,其他如喉管、色士風等都是「下架」,在音量的強、弱,節拍的快慢,都由頭架指揮。……

……我們設計雛鳳鳴的樂曲,時常正線反線互用,這就是受了西洋音樂的轉調的影響。……通常演唱梆黃用中樂器混合伴奏,但唱小曲,如〈春江花月夜〉的時候,便用純中樂伴奏,因為比較切合曲文的情緒和氣氛。……

……唐滌生主要是編劇情和寫曲詞,至於音樂,則由老倌、棚面和他一起討論,演習,研究然後決定。音樂設計的工作,主要由棚面來做,通常是唐滌生寫好了曲詞,我們來譜曲,或者我們選好了曲牌,請他填詞,我們告訴他那裏要平聲字,那裏要仄聲字。唐滌生本身並不會讀譜。……

……(運用的小曲)有些是傳統曲調,如〈春江花月夜〉;有些是從別的劇種借來改編的,如潮州〈昭君怨〉;也有好些是自己創作的。如《辭郎洲》送別一場的小曲,就是創作的。……

……(一齣粵劇)未演出之前,總是先講戲。編劇、大老倌、提場、樂師都參加。講甚麼呢?講很多東西。劇情合不合理?曲詞通不通順,有沒有把宋朝的詩句套用到寫唐朝的劇本中?曲牌用得適合嗎?文場會不會太多?悶不悶?武場夠不夠?甚至佈景的設計,演員換戲服的時間夠不夠都要考慮到。

九旬朱師傅粵樂緣聚

2018/01/16 at 2:48 p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 | Leave a comment

↑首部分由王氏昆仲講解演唱。王勝泉(左立者)握梵鈴拍和,王勝焜(右)示範演唱,此幕選唱《梁祝恨史》的〈願為蝴蝶繞孤墳〉。

…….去年11月,出席於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綜藝廳舉行的「粵劇曲藝縱橫談」講座,獲益良多。活動亮點之一是邀來年屆九旬的朱慶祥師傅主講。猶記2016年該校已邀朱師傅辦講座,湊巧那天已購票看薛覺先的電影及參與同場的講座,嘆句緣慳。是次講座,觀眾反應踴躍,且多屬曲藝愛好者,我這位比門外漢站得更外圍的無知小輩,應屬場內的小數。

…….講座先由粵曲音樂家王勝泉、王勝焜先生主講,台下既同聲同氣,他們亦單刀直入,即以實例介紹粵曲音樂與演唱。王氏昆仲乃朱師傅的徒弟,王勝泉介紹之餘,並拉奏梵鈴,聯同現場樂手拍和王勝焜演唱,把解說形象化。然後再請朱慶祥師傅登場。縱已年長,朱師傅精神健旺,自行步上舞台,無論憶往或分享多年心得,記憶力佳,且條理清晰。

…….朱師傅於1939年初任棚面「頭架」,歷年與不少名伶合作,由舞台到電影皆有參與。這天他帶來老照片話當年,如1954年7月11日,與紅線女及劇團成員的留影,帶出當年前往大馬、星洲及越南獻藝的舊事。另外,六十年代初他參與了娛樂唱片公司灌錄任白戲寶唱片,包括1960年的《帝女花》、1962年的《再世紅梅記》及1963年的《紫釵記》。朱氏憶述:「當時尹自重(音樂家)已去了美國,劉東(娛樂唱片老闆)要求我玩多點風格。」王勝泉據知唱片在教堂灌錄,且「一剔過」,對當時樂手與演唱者的造詣大為佩服。

…….上述舊憶僅屬淺談,沒有細道,但提及的幾個人物與場景,已夠引人入勝。講座的重點依然是曲藝,朱師傅還即場奏起古樂器,拍和他的年輕學生獻唱。(左圖)對現場觀眾而言,最難得是有機會即場請教,講者更請聽眾上台試唱,給予意見。一位女士便先後以子喉及平喉唱了一小段「滾花」,朱師傅指點後,仍陶醉於此短短的樂段:「滾花真係一個好大的藝術。」

…….作為無知的聽眾,現時看粵劇,只能品味歌詞,對演唱的格式如「滾花」、「木魚」、「南音」等,未有能力細賞,但聽他們解說仍感趣味。坊間常謂推動粵劇,除開拓場地、演出者的傳承外,其實觀眾也要指導;表演場內,與舞台相對的是偌大的觀眾席,觀眾的欣賞能力也是重要一環,是次講座正希望提升聽眾的欣賞水平。當天,講者也帶出若干專業的見解,像粵劇演出現場配以唱詞字幕,朱師傅認為窒礙了演唱者發揮,因為粵劇唱者與拍和樂手應要有機配合,視情況而變動,字幕卻把他們框限,生怕別人誤以為唱錯歌詞,致令演唱者綁手綁腳。聽罷又多了一個觀賞角度。

馬師曾的舞台、音樂和銀幕

2016/11/30 at 1:52 p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, 香港戲院/港島 | Leave a comment

taipingtheatre

…….第二則小記。7月25日,一個相當炎熱的夏日午後,跑到文化博物館聽太平戲院專著的第二次講座,題為「舞台、音樂、銀幕:太平戲院和馬師曾」,講者分別是影評人蒲鋒及余少華教授。余教授乃太平戲院專書的作者,對戲曲有湛深的研究,蒲則對本土電影涉獵甚廣,尤對武俠、武打片鑽研多年,並參與太平專書的編輯工作。雖是延續自該專著,兩位從戲院啟步,然後進入其本身的研究範疇發揮。

…….蒲的講題為「馬師曾與太平戲院:由電影到舞台回到電影」,簡言之,是介紹馬師曾作品由電影轉換至舞台,然後再回到電影,翻兩番,同一個故事根源,如變戲法般成三。三十年代,乃粵劇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時刻,粵班確立了以城市為演出據點,其中馬師曾應太平院主之邀,長駐該院,更夥同在廣州已具名聲的譚蘭卿,組太平劇團,創作不少劇目。據悉該院後人保留的劇本,達三百多款。

…….1933年,馬師曾在太平響鑼鼓。那時國際信息在香港已有頗暢達的流通,比方可以看到不少西方電影,雖則未算普及。西片給馬師曾創作靈感,其作品不少改編自西片。蒲鋒列舉數個目:《龍城飛將》(原《深閨夢裡人》The Broken Lullaby)、《金戈鐵馬闖情關》(原《舞場女探》Mata Hari)、《野花香》(原《藍天使》Blue Angel)、《魂斷藍橋》(同名西片Waterloo Bridge)、《賊王子》(原《八達城之盜》The Thief of Bagdad)。

…….由西片改編為粵劇,即使穿西服演,亦必然有所改動。電影拍攝漸見蓬勃,老倌獲邀登上銀幕,像《野花香》,由原粵劇主角馬師曾和譚蘭卿合演電影版,惟拷貝已失。及至五十年代重拍,由馬紅(線女)演出,把該版本與原西片一比,便見改動很大。

…….余教授的講題為「重訪『老馬腔』『乞兒腔』--初探太平戲院舞台音樂特色」,一如既往,他在講座都談及頗技術的音樂知識,憑其投入與熱情,把箇中的難度稍磨滑,較易消化。他即場放了小許唱段,輔助講解,包括馬師曾於太平演出的《摩登女招夫》。唱段摘自唱片,由馬與譚蘭卿對唱,嘗試藉此(雖不完全)揣摩馬在太平戲院演出時的音樂風格。

…….他指出,音樂上固然有梆黃框架,但結合洋樂包裝,具有夜總會Big Band的氛圍。細聽拍和的音樂,既有粵劇鑼鼓,另有梵鈴(Violin)、士拉結他、鋼琴、muted trumpet、cornet。至於老馬腔的特色,包括腔中加襯字,就是「咿咿呀呀」那些,大家都熟知悉的;用虛字,填滿長音;板眼、白欖的運用,透着市俗的品味。

…….與會者也分享了一些粵調往憶,像1948年公映的《蝴蝶夫人》(一般指是香港首部本地製作的彩色電影,惟較遲公映的《連生貴子》實更早拍畢)的插曲〈載歌載舞〉,胡文森曲,吳一嘯詞,大家較熟的倒是調寄該曲的〈賭仔自嘆〉:「擰霖六,長衫六,高腳七,一隻大頭六……」

牡丹與紫釵:戲台到文本

2016/11/27 at 2:34 p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 | 2 Comments

nov2016←2016年《牡丹亭驚夢》演出場刊

…….今年中以來,出席了幾個講座,聽專家學者談電影、戲曲。礙於居所偏遠,有時實不願動身前往,平白浪費了求知的機會。但年紀大了,要學習也是困難的,一來不易掌握,二來聽罷又易遺忘,這兒嘗略作記錄,卻仍見零落不全。

…….6月25日,文學節安排由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策劃的講座,題為「從戲台到文本:唐滌生《牡丹亭驚夢》和《紫釵記》之文學與音樂交流」。講座別開生面,不僅由學者主講,更有新進演員梁心怡及關凱珊現場演出,吸引相對踴躍的出席者。

…….講者包括陳寶珍、陳守仁教授,期間陳教授吐露「秘密」,陳寶珍乃其姊,姊弟同場還屬首次。陳守仁教授由樂的起源,略述戲曲的演化,約於宋代,中國戲曲開始出現雛型。他續介紹粵劇唱腔音樂的三大體系:
板腔(梆黃):梆子、二黃、乙反、反線
曲牌:牌子、小曲、大調、小調、雜曲
說唱:南音、木魚、龍舟、板眼、粵謳

…….對我此等門外漢,在粵劇唱詞偶見上述個別的詞彚,但終究不明所以,南音、木魚、龍舟尚勉強能分辨出來。他同時介紹了曲詞在創作上的配合,既有先曲後詞,亦有先詞後曲,像唐滌生與王粵生的合作,不少是先由唐寫下唱詞,再由王撰小曲,如〈紅燭淚〉。

…….粵語是聲調性的語言,共九聲,每個字的聲調本身就是一個旋律。曲詞創作上便涉及很多技巧,填詞上要露字,露意,撰曲時,旋律起伏要與曲詞聲調一致。他選用《牡》與《紫》的唱段作例,並由演員演出。但太技術,不易掌握。

…….講座後,我也看了陳寶珠、梅雪詩演出《牡丹亭驚夢》,依然是霧裏看花的觀賞,卻體會「珠迷」的聲勢。前座有多位穿同一款外套的觀眾,每回寶珠出場,都報以極熱烈的掌聲,個別演功架的場口,接連獲雷動的掌聲鼓勵,能得如此戲迷,夫復何求!

林家聲:聲光藝影

2015/08/24 at 3:13 pm | Posted in 粵劇戲曲, 光影絮言 | Leave a comment

pic…….名伶林家聲於8月4日辭世,享年82歲。林少年時代已出道,由演出到推廣藝術,活躍多年。

…….自己是後來者,林家聲的演出,基本上只能從電視觀看。像中聯的《父母心》,他飾演長子,在片中是阮兆輝的兄長;前陣子看了《無情寶劍有情天》,影片展現舞台排場,保留了功架場面,較之舞台還多一點,提供了高角度俯瞰鏡頭,是戲院觀眾席所看不到的。向演二幫的任冰兒,倒演了個關鍵的角色,戲分不少。

…….去年春,香港藝術節安排了「文武新一代」粵劇節目,由資深老倌指導新秀演員擔演其戲寶,包括任冰兒指導的《穿金寶扇》和林家聲指導的《武松》(右圖)。我選看了後者,公演那天,林家聲親臨現場,坐於樓座右側,縱然是低調的坐於一角,但戲迷旋即發現,紛紛舉機拍攝,甚至呼喚「聲哥」,他亦禮貌地向大家揮揮手。新演員演出賣力,亦相當精彩,謝幕後,新秀藍天佑手捧觀眾送上的鮮花,恭敬地舉起花束向樓座致意,表白感謝聲哥的指導,並深深鞠躬。此間台下掌聲雷動,堂座的觀座紛紛面朝二樓,大呼「聲哥」,林家聲為表感謝,手扶欄河,費勁地站起來,向大家點頭致意,場面感人。

…….數年前,電視台播出他的特輯,內裡聲哥現身接受訪問。他罹患柏金遜症,訪問過程中,身體抖動得厲害。以往我當健康版編輯時,曾看到相關稿件指出,該病治療藥物的效果不太穩定,且發病有時很突然很急。當時見聲哥的情況,感受到他的吃力,但他仍努力的面向鏡頭講述對演出對戲劇的意見,教人佩服。及後他還哼了幾句曲,在旁收看的家母指,他唱來仍有幾分薛覺先的腔口。

…….聽家母說,當年林是斟茶脆地叩拜薛氏為師,是正式的入室弟子。早陣子看一篇1964年懷念半日安的舊文,內裡提到林家聲曾埋班演出薛覺先的戲寶,延續師父的藝術。作為長輩的半日安,當年與太太上海妹,加上薛氏,是覺先聲的鐵三角,他亦很照顧後輩,林家聲埋班他必定支持,生命最後的一台戲,亦是替林的劇團演出。

…….當年覺先聲的戲寶《胡不歸》,半日安橫跨兩代演同一角色:婆婆,功力深厚,後來者難出其右。50年代的電影版仍由她演該角,並換上林家聲演兒子,見證兩輩伶人的深厚情誼。

1925年粵劇《苦鳳鶯憐》推出

2014/09/23 at 3:48 p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粵劇戲曲 | Leave a comment

1947adv↑《苦鳳鶯憐》於1941年已拍攝完成,因淪陷關係,直至1947年3月1日才公映。

…….電影《苦鳳鶯憐》於1941年攝製完成,而同名粵劇則早於1925年已推出。查看1958年2月1日《大公報》,副刊有題為〈馬師曾談苦鳳鶯憐〉的文章,作者問馬伶最喜愛的角色,答曰《苦鳳鶯憐》中的余俠魂。

…….作者細道角色原非由馬伶擔演,回說33年前(即1925年),當時25歲的馬伶由南洋歸國,在廣州加入人壽年班,班內名伶眾多,加上他一身傲氣,不買開戲師爺的帳,頗不得意。這年,編劇李中健編寫了《苦鳳鶯憐》一劇,內說馮彩鳳被奸夫淫婦誣害,得妓女崔鶯娘同情,而她遭受誣害的真相被一個乞兒知道,並替她在公堂作證,讓她沉冤得雪。

…….當時馬伶獲派演奸夫一角,他認為無戲可演,反對乞丐余俠魂一角大感興趣,於是向原本擔演該角的陳醒威提議調換,幾經游說,終算成功。然後改寫劇本,豐富了角色,再與扮演馮彩鳳的千里駒度曲。之後演出大獲成功。

…….文中,馬伶解釋他自幼有留意低下階層人物,在南洋曾觀摩不少前輩演乞兒戲,演這角色便有點把握。而他唱的「乞兒腔」,有人稱為「檸檬腔」。他幼年時曾看過一位賣涼果老伯,總是口含檸檬、嘉應子來叫賣,聲調低沉而咬字清晰,這種腔調一直留在他腦海,他便賦予給余俠魂這角色。

…….同一天報章有一段新聞,指新春期間,粵劇藝人下廠下鄉表演,包括馬師曾、紅線女、羅品超、曾三多、楚岫雲、衛少芳等。上述幾位均是上世紀的名伶,都曾參與電影拍攝。馬紅到珠海的農業社、廠礦、漁港等地演出《搜書院》及《苦鳳鶯憐》。

…….提到馬師曾的乞兒腔,聽說自他回到內地,其唱腔受到抨擊,甚至要改變腔口,有謂他回內地後鬱鬱不得志。他於1964年辭世。

胡金銓‧張羽煮海‧粵劇

2013/01/27 at 3:16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粵劇戲曲 | Leave a comment

poster←大型詩化傳奇粵劇《張羽煮海》

  電影資料館舉行胡金銓電影全展的同時,更以胡氏的畫作為主題舉行展覽,當中的焦點是胡氏晚年於美國生活期間,致力創作的《張羽煮海》動畫。

  可惜動畫未成事,留下一幅幅生動的角色造型畫稿,以至個別場面的草圖,活靈活現,包括中國色彩較濃的畫作,以至後期滲入西洋風味的畫作,以配合在美國進行拍攝的可能。

  胡氏製作的動畫,西洋畫風未必突顯他的風格,若能以水墨形式的畫作呈現,也許更脗合他一生接近全古裝的創作理路。

  關於「張羽煮海」這闋民間故事,也曾被改編為粵劇,並於1997年5月在文化中心演出。那一回由龍貫天策劃的演出,注入頗多新意,亦可算是跨媒體團隊的創作,同時構思到「大型詩化傳奇粵劇」這句宣傳語,三組形容詞,有點疑幻疑真,似具像又抽像。

  當年沒有臨場觀賞,但它的宣傳單張也滿吸引,工作人員名單亦陣容鼎盛,包括電影的關錦鵬、舞蹈的黎海寧,還有劇場的何應豐、劇作家楊智深,以至擁有京劇背景的劉洵、劇評界的黎鍵等等,試圖透過不同的劇場、影像工作者,為這齣全新創作的粵劇,透進更豐富的藝術元素,描述為「以現代劇場概念排演的大型粵劇」。

  向來粵劇演出不乏「大型」,當然亦充滿「傳奇」故事,所謂「詩化」,大抵在文學色彩上多花筆墨。不知道這齣創作劇往後有否重演。歷年創作的粵劇雖不算多,但也有一定數量,坊間似乎仍反覆演所謂經典劇目,也許是市場考慮。觀眾會否用他們的入座選擇來投票,支持創作?

Next Page »

Create a free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