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中心林百欣電影院

2008/05/31 at 6:55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香港戲院/港島 | 4 Comments


↑1989年11月,藝術中心演奏廳易名林百欣電影院。盜用當時小冊子的圖片。

  「香港藝術中心於1972年建於一幅由香港政府捐出,位於灣仔的新填海地。

  「由於佔地僅有100呎x100呎,狹小的條件無形中規限了建築師何弢必須採用垂直式的設計,以便地盡其用,使有限的空間可以滿足不同設備的需求。這樣匠心獨運的構思為藝術中心羸來不少獎項,同時亦是世界各地藝術場館中設施密度最高的一個。

  「1995年,這座大樓亦經歷了不少重要改動,包括把大堂顯眼的黃色冷氣槽移走,這無疑令藝術中心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標誌,但同時卻令整座大廈的冷氣系統得到改善。」

  1997年10月,藝術中心慶祝成立20周年,在當月《藝訊》的回顧中,便有上述一段短文字。

  回看舊照,當時藝術中心地盆周遭還是一片經填海而來的空曠地,今天完全是兩個模樣。中心的確小巧,亦可見推廣藝術機構在尋覓安身之所的困難,經年未變。走在中心,也感受到它的狹窄,何先生確是一片巧思,地盡其用,細小的大堂,偷用樓梯位的空間,製造寬廣的感覺,加上黃色冷氣槽作中心焦點,雖袖珍卻得體。但為了用盡每吋空間,有時在樓梯位放置展品,如照片,觀看時實在一步一驚心。

  走過中心的不同位置,地庫的戲院去得最多。我1987年來到時,它稱為「演奏廳」。

  根據1989年11月的電影節目小冊子,有以下一段通告:

  「自1989年11月1日起,藝術中心演奏廳易名為林百欣電影院……
  「承蒙林先生的慷慨資助,電影院將於短期內裝置杜比立體聲系統以提高電影放映的質素,同時,由於林先生的鼎力贊助,中心亦得以開始各項維修工程……」

  至於現時agnes b電影院之名稱,好像是近年才更易的,記得編潮流版時曾看過。

  然而,自己看電影的美好時光,就凝固在林百欣電影院時期。

  遇上較大型的專題或節目,壽臣劇院也會變成放映間,雖然場地較大,但用來看電影,感覺不太佳。記得曾看過《藍風箏》和《好男好女》,都坐在側邊,看得有點吃力。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