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東、雙南:院線拖手仔

2024/02/01 at 1:45 p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, 香港戲院/港島, 香港戲院/九龍 | Leave a comment

  偶查舊剪報,1981年3月10日《工商日報》載:「自從遠東機構、佳寧集團成為繽繽的一份子後,對外的製片方針已改變,目前繽繽公司正計劃完成《追捕》、《舞廳》兩部電影後,暫時不會開戲」。到此階段,葉志銘主理的繽繽電影公司(Bang Bang Films Co. Ltd)已進尾聲。此前繽繽電影如火如荼推展,葉氏更於1980年3月組「聯華院線」,製作、放映一條龍。

  聯華院線以雙南線作主打,結合遠東機構的戲院如國華、華都、粉嶺、元朗。如上報導說繽繽「暫時不會開戲」,院線亦於1981年3月告終,維持約一年。其時繽繽由邱德根的遠東機構接掌,建基於聯華院線的骨架,重組另一院線,按前一貼《拖手仔》(1982)的廣告示,不計澳門大會堂,是一條達18院的院線,遍及港九新界。

  葉志銘營運繽繽,無疑有着雄心壯志,包括延攬一批新銳導演,當時接受《電影雙周刊》訪問,報導文章標題為「新浪潮的第二批闖將」,他們包括黃志強、唐基明、梁家樹。奈何公司突然停止製作,上文提及的兩片未如報導所指的去到「完成……後」。

  1981年3月18日《明報》報導三位導演在記招上分享動向:黃志強導演的《舞廳》「已於日前拍竣,現正配音之中」;唐基明「執導的《追捕》,拍攝數月至今仍只完成一半而已」。最終《舞》以邱氏麾下的運應公司名義出品,於1981年8月公映。至於《追捕》,從劇照呈現的懷舊時代背景,加上演員組合,純粹我估計,1983年公映、同由運應出品的《碼頭》應衍生自該片,部分片段或取自《追》片,雖然公映廣告顯示由高飛導演,但個別資料也加入唐基明。梁家樹是三人中唯一簽約給繽繽的,表示正籌備一部喜劇,相信就是《拖手仔》,影片標示為「繽繽電影」出品,標誌旁多加了一部攝影機,乃邱氏接掌公司後更改的新標誌。

  相對於八十年代其他華語片院線嘉禾、邵氏及金公主,遠東機構聯同雙南線組織的院線,相對浮動,同時兼映外語片。不過,這列戲院擠在一起,多少具有時代意義。一方面看到邱德根作為娛樂巨子,銳意拓展業務版圖,這階段是製片、放映,力圖令其「娛樂王國」更整全。另一方面,具左派背景的雙南線,在文革過後,內地採取對外開放的政策,香港這邊在娛樂/文化事務上也要重整工作/戰線,卻幾近從頭開始。

  其一是重投製片業務,包括引進新血,隨後帶來冼杞然的《冤家》(1979)、方育平的《父子情》(1980),也有「支持」模式,如青鳥電影的《投奔怒海》(1982)等。至於院線運作,霎時間尋找片源非易事,一段崎嶇路,因而締造了與聯華院線的合作,以至隨後和遠東攜手。

  1982年7月14日《華僑日報》報導南方公司主持人許敦樂表示,雙南線「本來簽了繽繽公司,但在本年三月底便告滿約,在去年底,邱氏曾洽談續約,終於未達成協議,只有在口頭上答應過,邱氏如有好片必定排出上映。」從公映日期所見,《拖手仔》應屬這種「排映好片」的關係。

澳門大會堂與賽馬車、賽馬

2024/01/21 at 7:11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港島, 香港戲院/九龍, 澳門戲院 | 2 Comments

  賽馬活動告別澳門。該活動對澳門居民而言,情感依稀,印象淡薄,當然,此乃本人孤漏寡聞的印象。即便場地前身的賽馬車活動亦然,這種距離感打從籌辦已產生。

  澳門賭壇有對壘之局,七十年代末葉漢在離島闢場引進盛行於北美的賽馬車。澳門那時是帶歐陸情調的小城,生活節奏緩慢,但說起賭博,總歸求刺激。當年我是小學生,仍有印象大眾感覺賽馬車的速度及精彩度遠瞬跑馬,不免疑惑:這玩意行嗎?

  賽馬車場內設酒樓,部分座位位處看台上方,我曾因「飲茶」而踏足該處,亦只此一次,一度遠觀馬車駛過,當然欠缺驚險的爭逐場面。雖在所謂「賭城」長大,惟從未進入任何一個場地,對博彩活動絕對無知。七十年代末曾隨家人到南灣戲院看電影《老虎出千》(Odds and Evens, 1978),由熱門的意大利「老虎」組合畢史賓沙、泰倫斯希路合演。對片中部分場面我仍有印象,包括首次看到回力球作賽情形。片中泰倫斯希路能與動物溝通,指引賽馬車馬匹出術造假,也是我首次認識賽馬車這賭博玩意。

  目前一般資料指公教大會堂於1982年6月易名澳門大會堂,一改此前逢周末日放電影安排,變成全天候戲院。這一點我是有印象的,但指該院易名後首部公映的電影是《時光倒流七十年》我則不太肯定,尤其對照上述珍茜摩爾來澳門的日期,並不脗合(難道該片由六月映至九月?)。奈何無法查找澳門的報章。搜尋期間,發現《華僑報》歷史資料庫提供1937年創刊以來的報章電子檔,供網上查閱,惟只限會員,費用為一年澳幣15,000元、半年澳幣10,000元……嘩!上述疑問只好繼續存疑。

湊合記:與楊凡的半面緣

2024/01/12 at 9:47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雜誌雜說 | Leave a comment

  與楊凡固然沒有一面之緣,即便半面緣,也言過其實,只能湊合而言。千禧年前後,與澳門同學在港聚會,大家有感投身職場快十年,毅然豁出去,到半島酒店吃了一回下午茶。離開時,在酒店門口巧遇楊凡,他剛碰到舊識,相互寒喧。其時楊被問及近來忙甚麼,他回答正籌備新片。我的同學竊笑謂:「真的嗎?」多年後確實見他繼續執導新片。

  既是寒傖學子,當年無緣讀其影集,雖只在會場欣賞照片,部分卻深印腦海。譬如「任劍輝 白雪仙」的一張,仙姐與懸空的椅子並坐,還有內地京劇演員袁世海,以及剛綻亮的鞏俐。事隔三十年,在圖書館翻讀該影集,攪動了記憶,像石琪、陸離的輕鬆合照,又或台灣京劇演員吳興國在水中央的造像,印象都回來了。

  對攝影我一竅不通,沒資格多說,只不太喜歡那種托腮垂首的「人像沙龍」照。但該次展覽的作品,多以演員、名人為拍攝對象,前者的演藝經驗,後者的人生歷程,一顰一笑都足以豐富照片的內容。楊與他們建立起互信關係,從而捕捉到各人真情流露的一剎。

  影集的「後記」,楊說:「我要感謝這本書的八十位主角。由於他們美麗的過去與現在,他們傳奇的人生,才會有這本書的出現。……我決不會虛假的告訴你,預約這八十位美麗傳奇人物是件易事。事實上,往往為了將就他們的時間,我會專程由香港飛往紐約或巴黎或北京或台北,就拍那麼一張照片……」三十年後再翻此書,部分相中人已辭別,都是「昨天的傳奇」,然而,那迷人的眉宇分明的訴說,他們各自都是不朽的傳奇。

走過23 踏進24

2024/01/01 at 12:51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離題萬丈 | 4 Comments

  一年到盡,怎麼樣過?腦海頓變空白。一如既往,於此以五個方框為限作年結,可是,規律的日程,回想又實在沒有甚麼可記。幾經思量,勉強填充了五項,由年頭走到年底。

2/ M+戲院:電影節期間因觀看《尚未完場》,首進M+戲院,後來又前往看了盧子英的動畫選輯。作為專門放電影的場地,該院的規格、空間、座位、銀幕等,委實不稱意。既特別為放電影而設,看着就有點委屈。當然,重點應是其策劃的節目而非場地,但能重塑更圓滿的觀影經驗,不是多一重文化意義麼!

3/ CD友禮:通關對我而言仍沒太大意思,一直留港,惟仍難得與闊別多時的舊友一聚。已移居外國的澳門同學三年沒碰面,久別再逢,他贈我若干小說及一疊CD,說在疫前已整備好,惟一擱三年。CD,同樣久違了。這些CD及小說,由香港,到澳門,往外國,過後又重返,往還歐亞,為禮物添上沉重里程。

4/ 澳門遊遇上貓:通關後,迄今僅作過澳門遊,也沒其他計劃。家住屯門,赴澳自然走陸路,首次過港珠澳大橋,的確相當便捷,且費用較船廉。回澳辦理證件外,沒遊逛,每每只徒步在內港一帶走,十月初五街、沙欄仔街、工匠街,都是當年居澳門時鮮少經過的,這一回遇上一隻又一隻貓咪:「你好嗎?」

5/ 拙作出版:沒任何渠道公告,厚顏地再賣廣告,此說不免笑話,根本這兒難言具宣傳力量!秋季校閱稿件到發印,拙作《紙媒港故.影戲閒情》出版,算是下半年自己的要務。撰寫縱然由自身出發,卻始終是抓着和香港有關的人與事,雖非熱話或熱議,但私下有感是值得一記的瑣細,整合起來也是一頁頁城市歷程——至少我有這信念。

拙作《影戲閒情》紙媒港故

2023/12/22 at 11:27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光影絮言 | 8 Comments

  十多年來查閱舊報刊,除報導外,也見時人親撰的生活觀察,讀來如「穿越」,面向當年實景,遂萌生蒐集、整理之念,隨後圍繞「影戲」、「閒情」兩方向,結合考證,發展出一批文章,組合成冊。

  如此寫作方向,向被視為「懷舊」。本身實未夠資格,莫說二戰前後的史事,即便七十年代,我還是小學生,親歷其境而留下印象的人與事有限,故謂「發掘」。印證渠道之一是請教母親,她的經歷與觀察也豐富了我的選材。整理書本期間母親離世,讀着她的舊憶,感觸懷緬,而部分文章則從家庭逸事展開港故事,書本不經意留下對父母親的惦念。

  母親沒有機會接受教育,靠自學而免成文盲。愛看電影的她曾笑說「睇戲都學到字!」因為字幕有前文後理,加上影像情節輔助,不難測出個別不懂的字,從而學習。孩提時代她便進戲院,二戰前後的影片已入眼,談1940年公映的粵語片《雪姑七友》,她仍能細述結場七友大鬧婚禮會場救雪姑的場面:「當時人看到這樣一部電影已經好開心!」言談間昨天素樸的民情再現。

  舊片佚失,母親的憶述如同啟動投映機,在我腦海重現影像。準確嗎?沒影片可印證,我卻認為有相當的可信度,看她尚能唸出分飾七友的演員名字,且誇讚:「他們演來各有特色!」語調是由衷讚許,顯見這些影片、這些笑匠,當天確為庶民的困苦生活添上樂子,亦引發我多發掘的想法。畢竟舊影像大量散失,留下的亦只是黑白殘影,眾綠葉前輩的影跡漸退,我不自量力地冀為他們髹上新綠。

  懂得讀字幕,母親也愛上西片。多年前家中曾接駁有線頻道,偶爾轉到TCM台,有一回母親看到畫面便信口說:「部戲係阿娃嘉娜做喎!」果然沒有相錯。大概是喜歡,一事一物格外上心,文字掌握未算靈光,影星的譯名卻深印腦海,那管翹口如麥斯美倫雪兒、孟甘穆利活、格力哥利柏等,母親都能信口說出,說着說着又困惑:「點解電視無乜播蘇珊希活啲戲……」聽着聽着,驅使我寫下阿娃嘉娜、威廉荷頓的兩篇文字,談的是兩位影星與香港一短一長的因緣……都是有關香港的逸事,自覺滿有逸趣。希望我你他有緣共享此趣!

利舞台:楊凡隨心發行西片

2023/12/11 at 12:55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香港戲院/港島, 香港戲院/九龍 | 2 Comments

  早前香港電台第一台訪問楊凡,天南地北,當然談到電影。評論界對楊的導作褒貶不一,由當天攝製到今天復修,他對個人作品倒滿有信心,歷年以自資形式堅持拍攝鍾愛的題材,那信念可敬;聽他以帶口音的廣東話欣然回溯歷程,更顯熱切誠摯。

  由攝影家、導演到作家,他這跨媒界創作人早於七十年代初已為佳藝電視製作綜藝節目,而與影像結緣則更早一點。他後來的導作均以「花生映社」推出,非常長情。電台訪問中他指該社成立於1973年,起初發行西片如《故夢》(Le Grand Meaulnes, 1967)、《鈕扣戰爭》(La guerre des boutons, 1962),玩票式操作,隨心所欲,誠然有心行動。

  法國片《故夢》於1973年12月在香港大會堂放映,1974年4月以短期方式排映於利舞台。及後花生映社續以打游擊方式發行相對冷門的西片,同年8月推出另一法國片《鈕扣戰爭》。對外行人而言,要從外國購買映權,再租賃戲院,看來挺複雜,楊凡大概基於把美麗的東西帶來香港,一鼓作氣行動。印象中他曾在訪問指做來又非那麼艱難,且戲院的租金不算高昂,折算下也有盈利。當時利舞台由華星娛樂管理,放映電影非主項,院期安排較靈活。

  上述9日的報道,配合花生映社重新發行《秋水伊人》在利舞台公映。該法國片最早於1969年1月31日由歐洲影片公司發行到大華戲院公映,片名譯作《愛果情花》(外文片名Sound of Love)。這次修訂譯名重映,背後有一番歷程,報導指出,該片早年推出時「配以英語對白,但卻未能普遍受歡迎,以至匆匆落畫……記憶所及,賣座收入只得廿餘萬元。」影片的版權訂下年期限制,到期後放映權即告廢止,「本年春天康城電影節期間,香港的『花生映社』又與法國片商談妥了港區的新版權,而其原裝新印本及法語聲帶亦同時運來,計在大會堂映了六場,又在海運映了兩次(早場),均告滿座……計六場的門票共達四萬元。

80s宣傳手法:環姐真假炒作

2023/12/03 at 9:31 am | Posted in 雜誌雜說, 香港戲院/九龍 | Leave a comment

  前文談大專會堂,這兒也曾上演選美秀。據說因環球小姐選舉期變動,TVB於1987年1月加插「環姐香港區代表選拔賽」,這「額外」活動的聲勢自不及慣常的選美大秀,只安排在《歡樂今宵》五千次慶祝節目中舉行,地點選在大專會堂。1986年底候選名單公布後,上一貼文提及的1987年1月號《PLAYBOY中文版》發刊,入選的鄺惠珊被指即該刊「711女郎」裸照圖輯的鄺美光,當事人否認,指二人乃樣貌酷似的姊妹。擾攘一輪,她自稱不陷滋擾,決定退選。

  事件當事人聲稱是「樣貌相似的兩姊妹」,更指其姊已移居美國,無法回來解釋。那是八十年代,非四十年代,求證理應相當輕易。選美屬電視台年度大秀,但數量日多,看得人膩,這項「港區代表」選舉更欠話題,惟獨這一宗噱頭十足的裸照風波。如此這般,宣傳味頗濃,總歸製造了些許聲音,而雜誌隔月再發酵,斬多幾両,讓「宣傳個案」的起承轉合得以圓滿。

  鄭經瀚的PBI出版機構創辦的成人雜誌中文版挺成功,由前文的零售機構到這次的電視台,都與之「攜手」,不久再與後者合辦了艷女郎選舉,別開生面。在鄭氏主理下,該雜誌每每能炮製話題,至少有人講,而每月發刊時,在報章刊登的窄長條幅廣告,直向貫穿報紙「十八條字」的格式,雖小卻奪目。隨後易手,聲勢、效果不可比擬。

  至於前說的環姐港區代表選舉,僅一位得獎者,就是後來成為演員的鍾淑慧。鍾的演藝旅程,彷彿為事件來了另一回隔代的發酵。

80s商業策略:711艷影聯乘

2023/11/25 at 7:38 am | Posted in 雜誌雜說, 離題萬丈, 香港戲院/港島 | Leave a comment

  前文談故地重遊,當年居北角,前往港灣道相對腳步勤,主因往該區的新華影藝藝術中心看電影,對附近商舖的起落印象模糊。稍有記憶乃新鴻基中心內的雜誌店,不時遊逛翻書。

  鷹君中心及海港中心這邊,記得有唱片店、翠亨邨,亦曾光顧逸東軒。位於一隅的「7-11」,說它立於原址(右為近貌)近四十年,乃據1987年1月號《PLAYBOY中文版》雜誌的紀錄。

  話說1986年4月,美國營運「7-11」的集團宣布該便利店不再發售《PLAYBOY》,雜誌借題搞作,找來「7-11」女郎拍攝艷照。香港方面,鄭經瀚的PBI出版機構於該年秋創刊《PLAYBOY中文版》,1987年1月號刊出美國版「7-11」女郎照的同時,亦製作本地版,隨圖輯附文案謂:「香港也不讓美國專美,我們也拍攝了兩位7-11女郎,她們是鄺美光和陳麗棠,都在灣仔海港中心的7-11任職。」

  雜誌介紹兩位寫真女郎屬玩票性質於7-11工作,各有其他發展計劃。此等背景孰真孰假都不重要,純粹噱頭包裝。隨着兩大美國成人雜誌的中文版在港推出,當年有論者指兩雜誌在艷照主角的包裝上,有別於過往坊街「鹹書」種種「迫於環境而下海」的描述,反而強調當事人意圖突破自我之類。其中一本較多找來演藝人士拍照,所謂趁青春留倩影的說法最常見,另一冊的被攝者多被介紹為專業人士,如經理、音樂家之類。同樣,孰真孰假誰會考究,不過是包裝。兩書的攝影圖輯有較強幕後班底,包括找來著名攝影師,上述「7-11」女郎圖輯就由梁家泰拍攝。

  當年未有「X」(聯乘)的說法,該圖輯倒有這況味,品牌的標誌及店面,大大方方的刊於封面及內頁中。當美國的營運商謝絕成人雜誌於店內發售,香港這邊卻出現這圖輯專題,側映八十年代本地營商者對品牌形象有寬鬆的思考,換作今天,說不定可免則免。回看八十年代,文化圈也醞釀着一股風氣,嘗試從傳統觀念走出相對多元化的路向,像部分演員嘗試在電影作較大膽的演出,不過,大環境的積習始終不易革新,「遮遮掩掩」的鬼鼠操作還是佔據視線主體。

旅行去:八十年代故地遊

2023/11/16 at 4:36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港島 | 4 Comments

  前文提到1986年移居香港,落戶北角。那時偶爾光顧位於英皇道、靠近春秧街的麥當勞及聖安娜,遷出該區後亦時作「短線遊」,發現兩店多年後仍留原址,在店舖更替頻繁的年代,這些可謂「老店」。晴朗的這天,來一趟跑馬地、灣仔「短線遊」,看看我心目中的「老店」。

  2007年曾於跑馬地區工作,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,畢竟該高尚地帶實與我相隔了一個汪洋。上下班偶然穿行於附近街巷,走過景光街的聖安娜餅店,覺眼熟。不清楚該處是否品牌最早的店舖,但八十年代通過電視看到其廣告,好像就在此拍攝。據說演出者是羅慧娟,而曾路得演唱的廣告歌我倒牢記:
「聖安娜由清早給你預備/
 夠新鮮 麵包西餅為你製造/
 夠溫馨 但願你都知道」

  當時挺意外該店一直留在原址,走進去頗感寬敞怡人,一如那廣告所展示的情調。後來聞說已他遷。這天重臨確認了此一變動,餅店轉到附近另一位置,店面相對局促,沒法子。

  2007年每天都乘電車前往跑馬地上班,抵達時見站旁的「7-11」,總訝異它能立於該處經年。這是香港首家「7-11」店,1981年4月3日啟業,從網絡的介紹所見,已成景點。今天重臨,不得不替它留影,縱然費了點車程與力氣前來,卻見店外正進行裝修工程,不禁氣餒。當然,這種旅遊經驗也不是沒試過,人在外地自然更感無奈。

  這天的旅程還來到灣仔港灣道,昔年因為這兒設兩家戲院新華、影藝,加上不遠處的藝術中心,到這兒算是腳步勤。偶然同步在區內用膳,猶記名為七喜的麵家,食品挺不錯,另外,位於海港中心面向巴士總站的一家小食品,其炮製的吉列豬扒飯也相當可口。當然,自己純為飽肚,欠品味能力,論吃喝委實失禮。

  舊地重遊,「老店」已失影蹤。不過,依然是「7-11」,它位處海港中心一隅的店仍留在原處,說來已在這位置快近四十年,這並非根據個人記憶,而是參照當年雜誌的記錄。

杜比兄弟:大專會堂星聲秀

2023/11/07 at 1:06 am | Posted in 表演場館 | 2 Comments

  算是餘韻吧!來到這年紀,老調偶然莫名的閃現腦海。前陣子突想起《On My Own》,Patti LaBelle與Michael McDonald合唱,曾獲美國「壁報」細碟榜一周冠軍。中學時想多點了解歐西流行曲,單靠聽收音機所知有限,逢周六早上九至十二時播出的《「壁報」細碟榜40強》節目,亦只能在學校休假日聽到,期間收聽到的冠軍作品特別入腦,如上述這首。

  當年沒有熟知西曲的長輩、前輩、學長諸如此類帶引,又缺餘錢購買歌曲軟件,日中只能在唱片店用眼睛檢閱理應聆聽的歌曲。1986年夏幹暑期工賺了點錢,花費買下正版卡式帶;選擇華納(WEA)包裝的專輯「Best of the Best」,顯然從划算考量,大多屬熱門歌,逐隻攤分都覺有賺。專輯所選歌曲,包括我不熟悉、Doobie Brothers的冠軍歌《What a Fool Believes》,聽出興味,此間從視頻再找來回味,喜愛如昔。

  Doobie Brothers的主音Michael McDonald,於我當然陌生,上文《On My Own》已是他離隊後的歌曲,1986年移居香港後,發現公共圖書館有卡式帶外借,成為我了解流行曲的渠道,當時曾借下Michael McDonald較新的專輯「No Lookin’ Back」。迄今歌手仍活躍,可稱殿堂級,也是元老級。

  當年樂隊的演出地點在九龍塘大專會堂,那時屬簇新的場館,成為不少歌手辦演唱會的熱門地點,包括外來的樂手。這片今天相對淡靜的表演場地,給不少人留下難忘的聲光體驗,比方資深樂評人便細細記下眾多國際搖滾樂隊於此獻藝的繽紛往跡。幾年前向當年負責會堂節目編排工作的前輩請教,他印象尤深是成功爭取到雛鳳鳴劇團於此響鑼鼓。同一片舞台,南轅北轍的藝跡回憶,一頁頁歷史,見證這片舞台的多元化。從實招來,我從未踏足該會堂,亦非比鄰院校的學生,種種舊事,實無置喙餘地。

« Previous PageNext Page »

Create a free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