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東、雙南:院線拖手仔

2024/02/01 at 1:45 p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, 香港戲院/港島, 香港戲院/九龍 | Leave a comment

  偶查舊剪報,1981年3月10日《工商日報》載:「自從遠東機構、佳寧集團成為繽繽的一份子後,對外的製片方針已改變,目前繽繽公司正計劃完成《追捕》、《舞廳》兩部電影後,暫時不會開戲」。到此階段,葉志銘主理的繽繽電影公司(Bang Bang Films Co. Ltd)已進尾聲。此前繽繽電影如火如荼推展,葉氏更於1980年3月組「聯華院線」,製作、放映一條龍。

  聯華院線以雙南線作主打,結合遠東機構的戲院如國華、華都、粉嶺、元朗。如上報導說繽繽「暫時不會開戲」,院線亦於1981年3月告終,維持約一年。其時繽繽由邱德根的遠東機構接掌,建基於聯華院線的骨架,重組另一院線,按前一貼《拖手仔》(1982)的廣告示,不計澳門大會堂,是一條達18院的院線,遍及港九新界。

  葉志銘營運繽繽,無疑有着雄心壯志,包括延攬一批新銳導演,當時接受《電影雙周刊》訪問,報導文章標題為「新浪潮的第二批闖將」,他們包括黃志強、唐基明、梁家樹。奈何公司突然停止製作,上文提及的兩片未如報導所指的去到「完成……後」。

  1981年3月18日《明報》報導三位導演在記招上分享動向:黃志強導演的《舞廳》「已於日前拍竣,現正配音之中」;唐基明「執導的《追捕》,拍攝數月至今仍只完成一半而已」。最終《舞》以邱氏麾下的運應公司名義出品,於1981年8月公映。至於《追捕》,從劇照呈現的懷舊時代背景,加上演員組合,純粹我估計,1983年公映、同由運應出品的《碼頭》應衍生自該片,部分片段或取自《追》片,雖然公映廣告顯示由高飛導演,但個別資料也加入唐基明。梁家樹是三人中唯一簽約給繽繽的,表示正籌備一部喜劇,相信就是《拖手仔》,影片標示為「繽繽電影」出品,標誌旁多加了一部攝影機,乃邱氏接掌公司後更改的新標誌。

  相對於八十年代其他華語片院線嘉禾、邵氏及金公主,遠東機構聯同雙南線組織的院線,相對浮動,同時兼映外語片。不過,這列戲院擠在一起,多少具有時代意義。一方面看到邱德根作為娛樂巨子,銳意拓展業務版圖,這階段是製片、放映,力圖令其「娛樂王國」更整全。另一方面,具左派背景的雙南線,在文革過後,內地採取對外開放的政策,香港這邊在娛樂/文化事務上也要重整工作/戰線,卻幾近從頭開始。

  其一是重投製片業務,包括引進新血,隨後帶來冼杞然的《冤家》(1979)、方育平的《父子情》(1980),也有「支持」模式,如青鳥電影的《投奔怒海》(1982)等。至於院線運作,霎時間尋找片源非易事,一段崎嶇路,因而締造了與聯華院線的合作,以至隨後和遠東攜手。

  1982年7月14日《華僑日報》報導南方公司主持人許敦樂表示,雙南線「本來簽了繽繽公司,但在本年三月底便告滿約,在去年底,邱氏曾洽談續約,終於未達成協議,只有在口頭上答應過,邱氏如有好片必定排出上映。」從公映日期所見,《拖手仔》應屬這種「排映好片」的關係。

Leave a Comment »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Leave a comment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