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年又一頁,壯志凌雲

2022/06/15 at 9:55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, 香港戲院/港島, 香港戲院/九龍, 澳門戲院 | 5 Comments

  戲院重開後,又見湯告魯斯新片《壯志凌雲:獨行俠》(Top Gun: Maverick)。確實感覺「又」,沒細考,但此片的宣傳物料似在一兩年前已浮現眼前。影片於疫境沉浮,終與觀眾見面。湯氏時年快60,近十多年持續拍攝動作片,票房與可觀度,時好時壞,狀態尚非大幅走樣,惟歲歲年年,屈指一算,自己也嘩一聲。

↑向非湯氏影迷,大概不會成為其新作座上客。上一部《壯志凌雲》(Top Gun, 1986)我有進場,在澳門大會堂觀賞。當時戲院派發了宣傳單張,全彩色印刷。那時派發「戲橋」已非指定動作,澳門一水之隔,更形罕見。這宣傳單張倒貼心,公映院線亦明確標示「澳門大會堂」,報章廣告(最右)則沒有。那是1986年,恰好是36年前。

  《壯》片我沒重看,即使電視台播放時,頂多望了一兩眼。但影片的內容或若干畫面,倒入心;也許來到這年紀,對36年前的舊憶是有種難以自拔的執著。影片甫開場,戰鬥機降落航空母艦,伴隨節奏強勁、Kenny Loggins演唱的《Danger Zone》,此曲不若其前作《Footloose》,沒有熱起來,為人鍾愛的(至少在港澳地區)是《Take My Breath Away》。

←1987年12月26日《明報》廣告,這年啟業的百老匯(旺角)戲院,強調其「設備全亞洲獨一無二THX」音響,更舉辦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响電影大展」放映活動,戲碼包括《壯志凌雲》。

  1986年的《壯》片,湯乃精英戰鬥機機師,惟恃才傲物,難免輕率出錯,終在演練時導致死黨同袍失事殞命,對方遺孀得面對喪夫之痛。隨着自責心情平復,又出現了一位倨傲隊友的挑釁。默寫這段人物關係,純因它成為我對此片的延續。戲沒有重看,片中演員後來倒持續挖掘。上述情節涉及的三個人物,那倨傲隊友,當年看戲時已有印象,因此前一年在香港小遊,曾進沙田UA6看《天才作反》(Real Genius, 1985),故對Val Kilmer並不陌生。

  至於喪命同袍及其遺孀,那時完全零認識,且二人戲份有限,毋須刻意打撈。沒多久,演遺孀的女演員在《零度空間》(Innerspace, 1987)及《零時亡點》(D.O.A., 1988)晉身女主角。看該兩片時,仍未意識她就是那遺孀,及至《90男歡女愛》(When Harry Met Sally, 1989)令Meg Ryan更上一層樓,我才問出處,始知原來是她。時年已60的愛情片天后,已甚少演出,早幾年執導過一片。

  至於喪命同袍,大概星途較滯,又或我觸覺遲緩,一直未留意。及至1995年起在香港播放的劇集《仁心仁術》(ER),我無心插柳下觀賞,一看就是15年,合計15季,幾近全數同步觀看,算是擁躉。注意到當中飾Mark Greene醫生的Anthony Edwards,原來就是那喪命同袍。按排名次序,他是該劇集的主角,雖則紅起來的是George Clooney,但Anthony Edwards沉着的演活了馬克醫生,成為急症室的靈魂人物,印象尤深他在清醒狀態下接受切除腦腫瘤手術、照顧垂危父親及角色病逝等情節。

  過後回望,1986年的《壯》片,陣容鼎盛,除上述演員,還有Tim Robbins、Tom Skerritt,若從「尋人記」角度,說不定可以再看一次。

5 Comments »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  1. 前兩段寫錯了片名,是「凌雲」,不是「凌魂」。對,當年在香港紅了的歌是Take My Breath Away。我當年頗喜歡Val Kilmer的,他後來演蝙蝠俠,也看了他另一部愛情片。看到他後來患癌,跟續集角色一樣,無限唏噓。續集已看,拍得好看,要看IMAX版。

    • 謝謝指正,自己真係失「魂」。
      Val Kilmer的戲,看得不多,記得看過他演盲人那一部(At First Sight),與Mira Sorvino合演。


Leave a comment

Create a free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