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荃灣區的戲院

2019/09/24 at 2:55 p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 | 3 Comments

↑位於荃灣的大光明戲院(取自報章)於1950年9月24日開幕。

__上文引述1975年刊於《工商晚報》的一封讀者來函,申訴在荃灣區「XX戲院」遭木蚤突襲。編輯把戲院名字隱去,看來沒有跟進,亦達不到通過探究再改善的積極意義。至於「XX戲院」是哪一間戲院?查看《香港年鑑1976》載前一年度荃灣區仍在營運的戲院,有以下四間:

1. 大光明戲院,位於眾安街(1950年開業)
2. 龍華戲院,位於眾安街(1962年開業)
3. 華都戲院,位於青山道(1963年開業)
4. 好景戲院,位於鹹田街(1964年開業)

__假如戲院的骯髒度、殘破度與開業年期成正比的話,那麼其時已運作25年的大光明,較有可能是「案發現場」。當然,這樣憑空推斷,所謂「有欠公允」,何況報上刊出的是「XX戲院」,而非「XXX戲院」,似乎已把大光明排除於外。

__我並沒有機會在這幾家戲院看電影,無法按經驗揣測。查報章資料,大光明戲院於1950年9月24日開幕,同日晚上獻映《清宮秘史》。據當時報章介紹,形容該院位於「荃灣的中心地點」,並有如下介紹:

__「由徐敬直建築師設計……戲院的式樣是採取單層立體式,(正)立的裝璜,從公路遠處就可以望見……戲院佔地共一萬三千五百平方呎,全部投資三十萬港幣……
__「戲院本身門面外,尚有舖位五個……因為建築是單層式,所以沒有樓上樓下的分別,一千一百個座位,包括了前座後座超等等,都是排在下面。」

__戲院將排映國粵語及西片,相信是二或三輪放映。文章末指出將來開幕後,附近一帶居民與工廠工友將多一個好去處(大意,因剪報缺損)。尤記年前與阮大勇先生傾談,他回想五十年代末在荃灣的紗廠工作,因路途遙遠,平日須留宿廠內,閒餘消遣,就到大光明或荃灣戲院看一場電影。戲院開幕當天,另一報章有謂「郊遊男女,將多一遊憩之所」,說明當時荃灣仍是郊外,但郊遊人士大概不會摸進黑暗的戲院。

__1975年,荃灣戲院已結業,和華都戲院差不多同期啟業的蘭宮,理應在1975年仍在營業,但經歷1973年的大火,該院到1975年仍處停業階段。

↑華都戲院(取自報章)於1963年10月4日開幕,相連的大樓當時被稱為新界最高的大廈。
蘭宮則於同年9月14日開幕。

觀眾投訴戲院有木蚤

2019/09/06 at 3:05 p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 | 3 Comments

__偶爾查舊報,見1974年12月26日《工商晚報》刊出讀者的投訴來函,執筆人署名彭國存:

__「緣於十二月八日(星期天),我到荃灣XX戲院看六點那一場戲,當我入到院內,找到座位(編號一六--三O)坐下時,因為還未到放影時間,院內燈光仍有,放眼四望,使我吃驚的是,四周的座椅背上,有很多曱甴、木蚤爬動,忙看所坐的椅也是一樣有。真奇怪,為甚麼在戲院內會有這麼多的曱甴、木蚤生長,而院方人員也不知道,相信一定有很長時間沒有噴殺蟲水,不然不會如此的。不知道衛生局對這種情形有否留意呢?

__「……當晚回家感到痕癢,原來臀部佈滿了被木蚤咬過的痕跡。」

__戲院內多曱甴,因觀眾攜帶各式食物進場,零零落落掉到地面或椅上,吸引昆蟲進駐;且當年戲院坐落大道,周圍小販、食肆林立,蟑螂、老鼠橫行。至於木蚤,那時的座椅椅墊雖已採用乳膠,但木質椅框滋長木蚤也不為奇。但讀者說「有很多」,更在燈光下走動,確可怕。

上:老戲院的舊式椅子。右:2011年攝於寶石戲院。

__我非過來人,但相信「木蚤為患」也是六、七十年代的民生現象。少年時代看電視劇(印象中是《輪流傳》),劇情講述颱風過後,民眾在天台晾曬濕透的家品,演員在前方演戲,背後見一阿叔拿着床板向地面輕撞,母親信口說:「資料又攞得幾足,那個人在『凳』木蚤!」意指把床板的木蚤藉撞擊驅趕出來。由於阿叔屬背景人物,沒有戲,其動作是否如母親所言,不得而知。

__處身密閉的戲院,最可怕是遇到老鼠,當然,蟑螂也是群眾的頭號大敵。印象中,我未曾在戲院放映廳目擊老鼠影蹤(或許在椅下走過而不知道),但曾見前方椅背有蟑螂移行,猶幸不是很大隻那種。時至今天,戲院的滅蟲工作應交專業公司進行,大概不會再由員工噴殺蟲水那麼原始。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