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戲院看到的書法字

2017/01/28 at 3:00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 | 8 Comments

new-year-2017↑《頭條日報》的訪問,介紹馮兆華為《倩女幽魂》(1986)等影片題字。

…….這個題目無疑是有點「夾硬」,是日年初一,僅略作應節應景的一貼。上星期先後在報紙及周刊讀到書法家馮兆華(又名華戈)的訪問,源於荃新天地趁此農曆年舉辦其書法展,並聯繫傳媒做訪問。當中都提及他曾為多齣港產片的片名題字,印在海報上,讓我想起,那不就是可以在戲院看到的書法字。

…….現時,甚少人會以手寫字,雖則智能電話進佔,大家WhatsApp時多了用文字/符號傳信息,頻頻在屏幕鬼畫符,但也難言寫字之美;每遇繁複信息,立刻錄音上陣。

…….現在的學生還寫書法嗎?猶記讀小學時,每周要交書法功課,國語科考試也要帶同毛筆、墨盒應試。同學常忘添墨,強行加水救急,墨色淡外,墨盒也易生蟲;若添墨過多,不慎滲漏,弄得一團糟。回想也有趣。

%e8%91%a3%e5%9f%b9%e6%96%b0↑《天劍絕刀》片首的題字。

…….時至今日,古裝電影出現的旗幟、直幡,也可以用電腦字,各種字款均過於公整,人氣欠奉,更一望便被識別出來,頓成穿崩位。這也是在戲院看得到的「書法」。之前在粵語片會的放映活動看電影《雪花神劍》,畫頭出現的工作人員名單,由董培新題字,行氣迫人。

words1
↑羅文於1981年出版的唱片《卉》,由張徹為各首歌曲歌名題字。

…….張徹導演的書法同樣奪目,瀟灑豪邁,我不懂分辨是何門何派,相信更多是他本人的風格,筆觸剛勁中流露柔情。我不清楚張導電影的海報是否由他題字,反而我是從唱片封面欣賞他的作品,如他契仔傅聲的太太甄妮所出版的唱片,便邀得他題字。

商場懷舊戲院賀新歲

2017/01/25 at 2:50 p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, 香港戲院/九龍 | 4 Comments

plaza_cinema
↑荷里活廣場的中庭佈置。

…….數月前,幾位公關通過這網頁聯繫上我,談及正為某商場構思新年的佈置,主題正是懷舊戲院,相約面談。其實能告知的實在不多,縱是老餅,論舊,自己所知有限。姑且把記憶中放映賀歲電影時的盛況分享,當場也感覺所說的不太叫人滿意,沒有什麼擊中要害的點子,足以「叮」一聲讓大家點頭稱是。

…….或是記者的習性,分享時總想到可以如何呈現、展示,於是談了當時大堂的裝璜、高懸的大牌如何壯觀等,還憂心現場能否做得出來。實在想得太多了,對方指出,佈置主要給商場顧客多個「景點」,拍拍照,開心下。之所以相約傾談,只是看看能否有空間補充一點資料,令佈置多些資訊色彩。

……當時對方不能披露是哪個商場(商業秘密啩),最近發現位於鑽石山的荷里活廣場,其新春佈置以卡通人物當主角,並以「懷舊大戲院+車仔檔」作場景。今天過去望一望,果然僅供遊人拍照,資訊欠奉,最顯眼的是兩個車仔檔,分別是榨蔗汁和製作雞蛋仔的小販檔,有真實工具,但無真人製作;飲得,吃得,何不直接找人製作,同步做生意,定更有趣。

…….那個陳設缺乏戲院感,兩個大花牌莫名其妙,彩旗飄揚,似龍舟競渡的花牌,也似酒家某某聯婚的大花牌。蔗汁、雞蛋仔是否看電影的熱門零食,我也不敢斷言,因為少吃。我稍有印象,至九十年代仍有烤魷魚、炸大腸等。猶記我幼年時也流行「鹹濕嘢」,像以竹籤串起的馬蹄、鹽水浸沙梨等。電視劇《大亨》中,盧海鵬飾演的小販,就是售賣這種「鹹濕嘢」,於戲院外擺檔,當時選在灣仔舊國泰戲院拍攝。

…….懷戲院之舊,大部分人愛問:係咪有鬼呀?外邊有咩小販零食檔?可惜我所知不多,沒經驗可言(以鬧鬼而言,應慶幸)。

1974_nov_victoria ↑取自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的域多利戲院照片,攝於1974年11月16日(當天最後一日放映《碼頭風雲》,翌日映《沙漠梟雄》,同日午夜場,放映英國片《偷偷看》Confessions of a Window Cleaner)。照片中,見到戲院前有不少小販擺檔,售賣熟食。花園街公共圖書館把這張照片高倍數放大,覆蓋整堵牆壁,當中細節也顯現出來。

北區的臨時電光幻影

2017/01/21 at 10:41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 | 2 Comments

poster…….北區,由大埔、粉嶺到上水,已多年沒有戲院(去年已有新戲院啟業)。隨着區區有戲院之說興起,大家都關注起來。早陣子,閱讀「電影節發燒友」11/12月節目手冊,便見推出「電影萬花筒@北區大會堂」節目,選擇位於上水的北區大會堂作放映地點,選映六部電影,包括《驚天大陰謀》、《人海孤鴻》等,費用全免,我到該處也算近便,剎那亦動心。

…….主辦單位就活動及會堂演奏廳開幕典禮所發放的新聞稿指出:「北區缺乏電影院,此活動正好為當地市民提供一個觀賞電影的好機會。」

…….之後讀電影資料館的《展影》,見「梨園鳳聲」節目也安排了四部電影在北區大會堂演奏廳放映,作為加場活動,票價$45。

…….北區大會堂演奏廳向是表演場地,改裝後加設放電影的設備,為這偏遠角落投下零散光影聲色。映的並非市場上的主流新片,不知可合當區居民口味?從選片見,不太偏,觀眾會視之為「殘片」,抑或換個角度以「經典」看待?

…….今(21日)明(22日)兩天,另一束電影光影投到此間。北區民政事務處在粉嶺遊樂場草地足球場舉行「光影星辰戶外放映」,放映(報紙用「播放」)的電影包括: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、《魔雪奇緣》、《麥兜飯寶奇兵》及《深夜食堂2》。

…….戶外放映其實有趣,尤其閒坐草地那種模式,或倚或臥,輕鬆隨意。當然,要體驗到美好的觀影歷程,觀眾也要顧及他人,別做出滋擾行為。報載,上述活動主題為「夢幻童真,感動人心,星空下草地上體驗電影魔力」,說得很美,可惜星空早已不見,燈光過於璀璨,或令戶外放映打折扣。

north_1↑北區大會堂外觀像中學的禮堂,規模細小。
圖為其演奏廳舞台。(摘自該會堂網頁)

north_2↑演奏廳座位共456個,堂座 216、樓座 240。(摘自該會堂網頁)

懷緬:「老夫子」作者王澤

2017/01/08 at 10:32 am | Posted in 離題萬丈 | 2 Comments

comic_hk↑蔣芸訪問王澤,原刊第2期《清秀雜誌》(1977年12月)。

…….踏入2017年,傳來《老夫子》原創人王澤先生及歌唱家費明儀女士辭世的消息。兩位文化界名人,分別來自通俗與優雅兩個範疇,同樣為人尊敬。

…….《老夫子》真箇歷久長青。我成長於八十年代,已非該漫畫的全盛期,雖從未購買,但其影蹤仍隨處可見。很多時我都在鄰人家翻閱,每篇簡單的六格漫畫,構築一段短小精桿的故事,透視老夫子這傳統人物與摩登都會種種格格不入的遭遇,卻又隨遇而安,樂在其中。

…….1977年12月第2期《清秀雜誌》刊有〈老夫子談女人〉一文,由蔣芸訪問王澤及撰寫這位生活中的「老夫子」。她這樣形容受訪者:

….「他唯一的嗜好是抽煙,沒有濾咀的駱駝牌香煙,他的說話帶着天津人的幽默,一種難以形容而自然流露的談話方式。」
….「老夫子在打開話匣子之後,那份誠懇與自然,十分吸引人,他的眼神很清明,黝黑的臉上有着風霜的記號,多少年來,他看過的事,經歷過的現實,使他選擇這種『大隱隱於市』的生活。」

…….蔣芸引述王澤指,創作老夫子沒有什麼特別源起,但她認為是有的,她寫:「三十多年前,他才從大學的美術系畢業,就開始畫,老夫子也跟了他二十多年了。」繼而引述王澤說:

….「當時,大家都流行畫小孩兒,我就想,好吧,讓你們去畫小孩兒,我來畫個老夫子,就打這樣開始的。」
….「這二十多年來,我變了,老夫子也跟着變,老夫子的眼光就是我的眼光,老夫子對這個社會的看法從一些微小的事物裏可以表現,也就是我個人對這個社會的抗拒……」

…….蔣芸再指出:「在整個訪問中,一度老夫子十分激動,那是談到這個社會的風氣,香港人無根的觀念,以及港人在外受歧視的種種,使他灰心……」。

…….這讓我想到這名曰「夫子」的漫畫人物,身穿蛻變自傳統唐裝的衣服,頭頂道士帽,雖執著於這襲怪衣裳,但時代轉變,他也會架起眼鏡,一副由古老過渡到摩登的模樣。故事也就是描述夫子的各種遭遇,他傳統的個性固然兼具優缺點,總歸是正面的,印象較深是勾畫「飛仔」的篇幅,「飛仔」的造像典型得來也很傳神,夫子在受欺凌下亦表現勇武。

走過16 踏進17

2017/01/01 at 2:53 am | Posted in 離題萬丈 | 7 Comments

2017_pics↑年初參與製作的新藝城專書;迷李倉儲物易,取物難,年初告別;
《光影戲遊》湧入我家;行山之旅是我僅有的旅遊活動。

…….今天是2017年1月1日。如此這般又過一年,能「如此這般」地過,應該慶幸,也是感恩的。只是沒什麼做出來,又像沒什麼好做,感覺有點空洞。雖則每年仍維持寫一篇年度開頁文字,回顧一下,今年這幾張圖差點要「開天窗」。終找來一張幾年前的行山相,雖然是用我那部「古老」手機攝下的,但自己喜歡。

…….猶幸友人相約行山,讓我有點郊遊活動聚會。上述那部「古老」手機仍在用,無法進人家的群組,相約時要麻煩人家額外通知。「快啲換左佢啦」--語氣由曉以大義、規勸到譴責都有。我非介懷金錢(理性衡量也非錯吧),但手上那部還未有壞的跡像,意識上仍覺可用,但最尷尬是,新型手機利便縱橫社交網絡,奈何我織不起這個網,手機再出神入化,卻無用武之地。

…….年初仍延續上一年「新藝城電影公司專題」的工作,既是我首次做這類工作,機會難得,可惜能力所限,做得不理想。八十年代是我由小學進入中學的年代,一個成長階段,能夠來一次回溯,挺有意思亦有趣,更難得有機會與該公司的相關人士碰面。也許未必會再做這類工作,總算有過一次經驗。

…….忙於該工作時,為省錢,年初決停止租用迷李倉。幾年前因居所裝修而暫時租用,費九牛二虎之力把雜物送去,恍若沒餘力把它們運回。晃眼五年多,真的下很大意志才運回所有雜物。今天的家居環境有別當天,即使扔了一些物件,餘下的仍頗費勁才勉強填入現有的空間。這事亦讓我發現,也要逐步放棄雜物,畢竟來到這年紀,若有什麼變動,也不至留下太麻煩給其他人,來去也只是我一個人,應辦好它。

…….搬倉後半年,發生迷李倉火警,教人難過,事件亦提醒我要努力點整理好物件。在苦思如何處理時,2014年中出版的《光影戲遊》到期退回,雖然印量甚少,但送回來的還相當多,得再騰出空間填塞。雖則每次出版都有心理準備,總把人家說的「寫給自己讀」記在心,當要處理這局面時,還是無奈的,彷彿浪費了很多紙張。

…….回顧總免不了這種心情,但新一年來臨,還是積極點,與眾互勉--新年進步!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