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專到大學會堂 邁向40
2017/11/29 at 3:08 p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九龍 | 4 Comments↑1979年3月2日第591期《香港電視》介紹大專會堂。
右上方的圖片為《歡樂今宵》演出「大專會堂之夜」,舞台果然寬廣。
…….昨(28/11)讀即時新聞,見浸會大學公布未來發展大計,包括拆卸大學會堂。說實談不上甚麼特別感覺,畢竟對大學會堂非常陌生,只聞其名,卻一次也不曾內進。
…….1978年5月19日,當時仍稱作「大專會堂」的場館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啟用儀式,隨即有一系列藝術活動,會堂甫開始已是一個主要的文娛活動表演場地,包括演唱會。
…….早前推出的拙作《漫遊八十年代--聽廣東歌的好日子》也有談論演唱會場地,大專會堂僅能略說一二,當中引用了1979年3月《香港電視》的報導,指出該處是當時擁有「全港最大舞台的會堂」,備有先進的舞台設施,有逾千三個座位。
…….伊利沙伯體育館尚未落成前,大專會堂是主要的演出場館。1983年公映的《搭錯車》,片中女主角躍身紅歌星,來香港表演,場地也選上大專會堂(實質只是畫面插入大專會堂外觀空鏡,交代乃演出地點),當時除了本地歌星,外來歌手也踏上該會堂演出。另外,如拙作介紹,「葉德嫻第一次演唱會」正在會堂演出,同由俞琤主理的「黃韻詩笑口Show」也在該處笑迎觀眾。
…….大專會堂留在我腦海的印象,基本上全來自電視,包括1984年初舉行的「1983年十大勁歌金曲」頒獎禮。該次應是第二次的「十大勁歌」,首次僅由蔡楓華主持,規模很細,到這一屆,便以大秀模式製作,不僅邀來俞琤任司儀,更在開場安排三分鐘的立體影像。
…….猶有印象,電視台還派發觀看立體影像的「紅藍眼鏡」,觀眾可佩戴觀賞該三分鐘片段。當時我在澳門居住,固然拿不到眼鏡,何況我家仍看黑白膽機,即使有也無用武之地。記憶中,那三分鐘歌舞段落,安排了不少拋擲物件的鏡頭,營造立體效果,該組片段於錄影廠拍攝。
↑1984年2月《K-100畫報》介紹在大專會堂舉行的「1983年十大勁歌金曲」頒獎典禮,
當晚安排了三分鐘立體畫面作序幕,左上方為相關畫面的截圖。
該次的得獎者包括左下方的羅文及右下方的陳美齡。
4 Comments »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Leave a Reply
Create a free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
大專會堂興建時,小弟正在浸會就讀。大專會堂所在,以前是一塊禿頭草地。興建後,學校沒有錢裝修,空置了一段時間。那時,小弟曾入內探險,只是一個殼而已。再者,大專會堂只有化妝室,沒有後台。其後,有錢裝修了,大專會堂面向觀眾席左邊舞台[?]的牆壁鑿開,加建車路直達舞台,方便佈景裝卸。又,安裝一大陸品牌的放映機,又安裝銀幕,放映電影。[CT有介紹。]起初曾在晚上放映佳片,如歌劇「卡門」電影版。後因大專會堂位置偏僻,購票入場者不多,電影放映取消了。大專會堂的堂座,要經大樓梯上大堂再內進,[其實,亦可由學校大樓經通道前往,不必爬大樓梯。]樓座就要再爬樓梯。大專會堂啟用後,學校每周一次的Assembly,就改在大專會堂,而非以前的213室。七八十年代,大專會堂為流行音樂會等的殿堂!港鐵荃灣線通車前,前往大專會堂,要坐7號或7A或103。浸會升格為大學後,改稱大學會堂!小弟上一次往大學會堂,是參與浸會畢業35年加冕禮。/盧利滿
Comment by Anonymous— 2017/11/29 #
大專會堂,後稱大學會堂,英文名Academic Community Hall,簡稱ACHall。/盧利滿
Comment by Anonymous— 2017/11/30 #
大專會堂啟用時,有一藝術節。我都有去看!/盧利滿
Comment by Anonymous— 2017/11/30 #
謝謝分享如此富細節的記憶.
Comment by Wong Ha Pak— 2017/11/30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