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倫紐米看《社交網絡》

2010/11/30 at 10:09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, 光影絮言 | 4 Comments

  巴倫紐米的早場僅售25元,即使12:30場也不過30元,是吸引的,又毋須耗費車程,決意走去看《社交網絡》The Social Network,雖然不無擔心;確實,奇事也總是有的。

  畫片明明張貼在「巴黎」院一欄,實際卻在紐約院放映,那經一開二的映室。影片放了三分二,突然全院的燈亮起來,隨即關上,實在也非第一次發生。不旋踵,兩位工人抬著摺梯走進來,把梯子「極極格格」的開開合合,拿著電筒,爬上爬下,更換牆上噴射式香座的香薰液,如此安排,院方完全漠視觀眾在看戲!那幾個朝向觀眾定期噴送香液的裝置,亦很討厭。

  對「Face Book」出現的故事略有所聞,既不是用戶,說興趣也非很濃,僅源於是David Fincher的作品,便來看了。影片有條不紊,細緻的縷述事件來龍去脈,特別喜歡選角,每位演員和角色均相當配合。影片終結,告訴大家主人公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,回應了它的原著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的名字。影片聚焦於「Accidental」上,在這聯繫緊密的世代,基於「一啖氣」的想法,愈滾愈大。故事塑造主人公求氣不求財,展示其才智、聰明、意念,比人行得前,他要在高等院校製造很「Cool」的聯網,在這一呼萬應的年代,讓你意想不到的事便出現,什麼樣的可能性均存在,小子推倒富家子。但有些事卻在預想以外,如它的海報標示,建立促進友誼的聯繫網背後,卻締造了一群敵人。

  時至今日,大家十之八九擁有「Face Book」戶口。2007年中首次收到朋友邀約加入他「Face Book」戶口的電郵。那時,聽說大家還在玩網上聊天,其實由之前聽說的「聊天室」到後來的網上聊天,我都是圍外人,從未參與,看到這「Face Book」邀請,估計是類似東西,沒有加入。

  我的選擇總是差一著,昩於時勢,和現代社會的脫軌度再拉闊多一點。當初想不到它會成為現代生活近乎必須的一把籲匙,真的體會到隔閡,它的影響力是accidental麼?還是有跡可尋,只是我看不到?連首長、高官也以此作為和年輕人/市民親切溝通的一個姿態,內容或有否需要大可不管,形式重要,坊間亦循此方向量度其與群眾溝度的程度。

  報導謂「Face Book」將推出更多功能的電郵,革新傳統電郵服務……又一張現代生活臉譜,戴起來,進入嘉年華。臉譜更換何其快,只好繼續在外圍聆聽嘉年華的歡聲笑語。

4 Comments »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  1. 巴倫紐出晒名一出字幕就開燈關機.你睇的一場是不是又遭受如此待遇呀??

  2. 早有心理準備, 這一回稍好一點, 未至於立刻關機. 最離譜一次是十幾年前看《情迷夏灣拿》, 套戲還未完, 只是接近出結尾roller, 但燈已亮起來.

  3. 應該去電檢署投訴,不要縱容害羣之馬!

  4. 謝謝你的建議!


Leave a comment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