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樂戲院 那年住港島

2007/02/26 at 2:36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港島 | 22 Comments

park-theatre.jpg

←百樂原址變成百樂商業中心 


  早前和朋友碰面,友人問:個網誌「執笠」未?竟然寫式微的東西!

  沒有湧出甚麼「我要寫好呢個blog」之類的話,我亦信會有執笠之日,但還想得到、可以寫,就寫下去,仍想一點一滴做點紀錄,縱然散亂,縱然脫節。

  同桌另一朋友興沖沖說:寫百樂呀,我印象很深。

  不說也不知這位友人以前住西環,因而時常去百樂,高興傾談戲院舊憶,沒有考究何以由西環遠遠走到位於天后的百樂看戲,我有段時間住北角,去百樂便順理成章得多。

  於1997年5月底結業的百樂,確實給我留過點點美好回憶,雖然翻查資料發現,不少人都詬病百樂的服務,更有影評人在專欄談論在百樂遇上放快格的氣憤事。百樂談不上是豪華大院,單看大堂便有點寒傖,最令我費解還有它的銀幕,於堂座仰看,總感到它是稍微向後傾,不知是否遷就樓座的觀看角度?

  然而,還是喜愛百樂,一直視它為大院。雖然遠離旺區銅鑼灣,但屈在維園旁的戲院,憑它迎向電車路的一幅大型廣告畫板,挽回大院的氣派。1986年到香港考公開試,路過時就被那大型的《非洲之旅》廣告畫所吸引,便首次獨個兒摸進香港的戲院看電影。

  「海運.百樂」一直深入我心的院線組合,但自移居香港後,百樂已和快樂聯線,依舊提供不少娛樂大片,《孽緣》、《飛越未來》、《聖戰奇兵》都在這裡看。 

working-girl.jpg

  1989年首次訂閱《電影雙周》,獲贈《打工女郎》的特別場戲票,晨早十時半摸到百樂觀看,完成我的首度晨早特別場經驗。

  首度首度再首度,不一定是最好,但首度的經驗總是難忘的。今天,百樂已拆卸重建成同名的商業大廈,看著那個角位,仍清晰記起昔日戲院的輪廓。

百樂戲院
地址:銅鑼灣道180號
座位:堂座758;樓座354

巨幕影院 全新啟動

2007/02/21 at 2:09 am | Posted in 香港戲院/新界 | 12 Comments

  踏入2007年,兩間新啟業的戲院,不約而同聲稱擁有全亞洲最大的銀幕。

  維港巨幕:「全亞洲最大投映銀幕 25米 × 14米(82.5呎 × 46.2呎)」
  
4D超立體巨幕影館:「現時全亞洲最大的4D銀幕,64呎高,44呎闊,近5層樓高」

  位於中港城側海旁的「維港巨幕」屬露天汽車戲院,不懂駕車,未有機會進內;「4D超立體巨幕影館」雖然位處機場,前往相對簡易,說去便去,縱然有點偏遠,際此新春時節,來湊熱鬧的人倒不少。

theatre4d.jpg
↑位於機場翔天廊6樓(機鐵站側)的超立體巨幕影館,擁有座位約360。

  一如它的單張所言,巨幕影館可謂「景點」,雖然現時屬MCL院線一員,但談不上是正規戲院,賣的主要是新奇的「4D」官能刺激,比3D立體還要多一點,提供即場效果,諸如灑雨、吹風、煙霧、氣味,當然,還有巨幕。為了呈現這些特效,亦需要特別的影片,現時安排的《白馬奇緣》屬立體電影,至於《沖天行動》則是刺激的巨幕電影,而《Charlotte’s Web》是正規美國片,院方自行安排特別現場效果。

  有數字作實,巨幕確實是巨的,但步進戲院放映間,看那頂天立地、霸去一整面高牆的銀幕,不是一般戲院長方形的規格,不如想像般巨得懾人,唯有把銀幕和一側的門口對照,才比劃到銀幕約有5層樓高。當然,影片開始後,影像的巨大感覺確實有點壓迫,但和昔日大戲院的觀影感覺,始終是兩回事。

  聽售票處人員介紹,《Charlotte’s Web》運用了整幅銀幕放映。的確,影片投映到整幅巨幕上,但其實有點古怪,由於銀幕並非四邊有遮黑的安排,於是原本收於上下左右黑框下的部份都顯露無遺,翻譯字幕彷彿走到畫面中央,而影片上下部份的收音咪,亦不時穿崩亮相,假如細心看,便發現部份場面的菲林是有上下遮黑的,故畫面格式便不時轉變。

  作為趣味賣點,特別版所加添的「特別」,無話可說,但自問不太感興趣這些現場特效,某程度還成為了滋擾,當影片出現下雨場面,頭上便真的灑下水滴來,但下意識只想躲,而且弄濕了眼鏡又要清抹,久不久又噴一陣乾冰出來,過多的煙霧,一下子都看不到畫面。不過,這兒是景點,觀眾都看得很開心,散場還不捨得走,小朋友在雪花下玩耍,大朋友在影院內拍照。

  《Charlotte’s Web》眾配音員中,以茱莉亞.羅拔斯最突出,看到飾演小女孩父親的Kevin Anderson,想起當年他和茱莉亞曾合作《與敵同眠》,份屬男女主角,16年過去,一沉一浮,亦是娛圈的必然現象。

踎低噴飯拉扯談

2007/02/17 at 6:33 am | Posted in 光影絮言 | 3 Comments

holygrailcover.jpg  影視店正熱播林海峰的新影碟《踎低噴飯》,相信一定很有趣,但隨意走走,沒有細看。

  踎低噴飯,何以是踎低噴飯?是否好笑到彎腰,繼而踎低兼噴飯?自覺不懂笑,都沒上心去看這些楝篤秀,看封面林海峰拿著飯盒蹲在馬桶上,以身體語言講解「踎低噴飯」。

  突然想起在巴士看到商台節目廣告《是他也是你和我》,又或聽郭富城把「She Bop」翻唱成《絕對美麗》,又或谷村新司《在晴朗的一天出發》變成另一個商台節目--某個年代的文化符號,經過時間沉澱,在另一個年代還魂。

  一直不認識「踎低噴飯」,直至1988年9月份藝術中心的電影節目,推出「Monty Python喜劇電影周」,「踎低噴飯」這譯名首次來到眼前。這個活躍於1970年代的英國組合,據知是以尖銳、諷刺及驚世駭俗的作風,嘲諷建制,抗衡傳統,這次電影周合共放映了他們六部作品:《屠魔記》、《攞命散工》、《萬世魔星》、《踎低噴飯美國匯演》、《傳教士》和《妙想天開》。

  他們的風格,他們的抵死,說到底亦只能是「據知」,因為始終沒有看過他們的作品,即使較為人熟悉、曾於新華戲院上映的《妙想天開》Brazil(1985),亦一再錯過,也許是對不上他們的英式幽默。

  「踎低噴飯」的成員包括Graham Chapman、John Cleese、Terry Gilliam、Eric Idle、Terry Jones和Michael Palin,他們合作的作品沒有看過,但分道揚鏢發展後,倒零零散散看過一些,例如John Cleese和Michael Palin合作演出《靚女大賊神仙魚》A Fish Called Wanda,而Terry Gilliam導演的作品,則看過《天涯淪落兩心知》The Fisher King和《12猴子》。

  看得較多而又喜歡的,可算Michael Palin為BBC主持的多個旅遊節目,由《80日環遊世界》到《由北極到南極》,行程實在吸引,作為旅遊者,他亦輕鬆中見踏實。

  「踎低噴飯」只能胡扯一輪,我想林海峰的「踎低噴飯」會是有趣的,只怨自己欠幽默感。

第169期電影雙周

2007/02/12 at 1:59 pm | Posted in 悅讀戲文 | 15 Comments

film1.jpg  第169期《電影雙周刊》有甚麼特別?沒有甚麼特別,但亦非常之特別。這是我第一次買的《電影雙周刊》,這一期封面是《瑪利亞的情人》娜塔莎金斯基,這一期有舒琪談日本自主映畫,有何藩的訪問,有林離的影評,還有香港東區的戲院介紹,很好看。

  這年暑假,偶然在一位學長的書桌上看到《電影雙周刊》,翻兩翻,很豐富,沒想到把它變成日常讀物,何況澳門亦沒有發售。數月過去,一天,在新馬路某報攤瞥見設計獨特的「電影」字樣,由這169期開始,便一直沒有停的購買,直至它由黑白轉為彩色,由普通紙變為粉紙,才開始動搖,兩年後便停止。

  在澳門居住時,買《電影雙周刊》是件大難事,只曾見過在兩檔報攤有售,而且周四出品的雜誌,一般要到周六才運到澳門。我要數算著日子,於周日由北區家門步行半小時到新馬路購買,偶然亦會撲個空,又掃興的走半小時回家,還要擔心買不到,到明知不會有售的檔口張看。

  每一次買到都十分興奮,可謂把內容全部看完。早年的《電影雙周刊》真好看,每期都有讓我增長了很多電影知識的感覺,像最初買的數期,便連載紀念杜魯福的文字,翻開他的頑童歲月;即使連最後的「雙周文娛指南」亦很好讀,百餘字的電視台電影簡介,內容撮寫外,更有幾句精警的評語。

  《電影雙周刊》不斷變化,更不乏大膽的嘗試,像它把一半篇幅劃為「閱讀都市」,以文化分析為主,今天簡直不能想像有雜誌願意做這種嘗試。

film2.jpg

  也許是心理作用,當《電影雙周刊》轉為豪華的粉紙裝時,就感到有點甚麼不對頭,還是愛它以往的粗糙感覺。1985至1990年,5個年頭的雜誌,依然當是寶。

  當年《瑪利亞的情人》排在碧麗宮上片,戲院早消失,連影片導演岡查洛夫斯基都回到俄羅斯拍片,一切都在變,聽到《電影雙周刊》結束,我也沒有「哎吔」的驚訝,畢竟有陣子以為它已經結束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《電影雙周刊》讓我這位澳門讀者了解多一點香港戲院的放映活動,像新華戲院開業不久舉行的「日本巨匠傑作精選」,溝口、小津、市川崑、新藤兼人、木下惠介、寺山修司,又好奇又想看,單看這張廣告已夠吸引。

三藩市卡斯特羅戲院

2007/02/09 at 6:01 am | Posted in 外地戲院 | Leave a comment

castro.jpg  寫了四篇默片紀事,希望留下幾次默片放映盛事的個人紀錄,說來都是十多年前的舊事,想必悶壞了人。

  默片放映是一件迷人的事,在古舊的戲院,看古舊的默片,氣氛更相得益彰,像1922年啟業的Castro Theatre,看默片便最理想,只是旅行者沒得選,2002年那一趟,碰不到默片,卻看到了《M》,夫復何求!

  姑且稱它為卡斯特羅戲院,位於三藩市著名的Castro區。這間古老的宮殿式戲院,今天依舊運作,依舊是戲院,簡單而言是一間藝術片影室,每月安排不同的放映節目,沒有因為列為古蹟而慘變餐廳或超級市場,得以保持原貌,繼續建築物的原有「生命」。

  一如大部份美國的老戲院,大門格局細小,但推門一進,又是另一個故事,沿著走廊踏上鋪了紅地毯的階梯,一步步進入放映室,還是首次踏足這種稱為「宮殿」的戲院,這些瑰麗的影院,內部裝飾各有主題,這間主要圍繞歐陸宮庭風格,牆身髹有巨型壁畫,由屋頂到不同角落都鑲有輝煌的浮雕,讓你有種衝動要繞場一周,近距離「睇真啲」。

  舞台上的紅帳幔還沒有開啟,中央已升起了一台古舊的電子琴,但翻看資料,才知是一台Wurlitzer管風琴。接近開映了,一位老先生走到台上,安坐琴前,為大家演奏了一曲,假若今天是放映默片,相信伴奏者就在這個位置同場演出。據《Lonely Planet》的介紹,施琴者名叫David Hegarty,20多年來他都擔崗此演奏之職。短短的開場前演奏結束,大家以掌聲歡送老先生,隨著他的離開,琴亦徐徐降到台下。

  雖不是默片,但佛朗茲的《M》已是1931年的作品,沒有《大都會》的膾炙人口,依然可觀,為了尋找「M」殺人兇手,黑白兩道各出奇謀,最後一場地下審判,寓意深遠。雖然該月只映一場,亦幸運碰著了,旅遊有時得講講運氣。若你有興趣,本月亦有《M》的放映活動。castro2.jpg

Castro Theatre
座位:1500
地址:429 Castro St.
網址:www.thecastro.com

←1922年的老照片,從樓座俯瞰戲院內部。

雅素樂隊 × 吸血殭屍

2007/02/06 at 2:01 a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 | 6 Comments

  1995年香港藝術節放映茂瑙經典作品《吸血殭屍》和《浮士德》,由來自法國的四重奏組合雅素樂隊Art Zoyd現場伴奏,他們替茂瑙的這兩部作品譜曲和演奏,曾在歐美等地演出。

  回想這一次觀影,翻起幾個問號,究竟我是看《吸血殭屍》還是《浮士德》?結果查看舊票子,原來兩場都有看,而且是連續兩天,坐在同一座位。離開銀幕,反而對當晚的現場環境有較清晰的印象,實在說不過去。

  雅素樂隊一行四人,他們各人操控幾組樂器,敲擊樂、鍵盤、提琴、結他,諸如此類,他們分別置身銀幕兩側,一前一後,更搭架了一高一低的舞台,樂手以一上一下的位置演奏。

art_zy.jpg
↑樂隊四位成員分置銀幕兩側演奏。(藝術節小冊子圖片)

  每次看藝術節節目,多少要為票價掙扎,一般都買中價至廉價的票,大多坐於或前或側的三尖八角位,還記得那晚坐在前側位置,望向銀幕時,就看到立於高台上的樂手陶醉演奏,也許受角度影響,樂手真的站得很高呀,再加上投在他們身上幽幽的黃光,不太顯又不太隱的突顯了他們的一舉一動,樂隊絕對和電影同場演出。

  有別於樂團的古典味,雅素玩的帶點電子風格,頗為重的音調,有時甚至搶去了影片的風頭。

  這是我唯一一次看茂瑙的《吸血殭屍》,它詭異的影像也實在懾人,當然,後來再看2000年的《我和殭屍有個約會》Shadow of an Vampire,圍繞茂瑙拍攝此片的鬼怪軼聞,真夠驚嚇,殭屍先生竟是屍人演繹,其次,看攝製隊的拍片情況,同樣得意。

  其實一直想看茂瑙的另一部片《最後一笑》,可惜還沒成事。

哥柏斯 × 戀愛與義務

2007/02/02 at 2:02 pm | Posted in 特別放映 | Leave a comment

  相信曾在香港觀賞默片的朋友,都認識哥柏斯(Ernie Corpus)和他坐在銀幕前、全神貫注為影片作鋼琴伴奏的姿態,不同機構舉辦的默片放映,若安排現場伴奏,每每就是由他負責。哥柏斯的演出,我好像只欣賞過一回,那次他是彈電子琴,影片是卜萬蒼導演的《戀愛與義務》。

love_1.jpg
↑阮玲玉與金焰演出《戀愛與義務》(1931)

  1995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《戀愛與義務》,對我來說是一回驚喜。這無疑是莫名的反應,畢竟只是觀眾,一切都與我何干,但這部攝於1931年的作品,原已列入散佚檔案,能夠失而復得,而且是足本,基於早期中國電影散失程度嚴重,理應是驚喜的。

  電影甫開始,便以文字解說這個影片拷貝,是如何「出土」回來。原來拷背在戰爭期間輾轉留落到烏拉圭,直至1990年代初才由台灣國立電影資料館從當地尋回,實在曲折迂迴。只此一場的放映,可謂座無虛席,相信熱愛中國電影的朋友都懷著一份興奮而來,亦帶著一份興奮而回。

  這部由阮玲玉和金焰演出的,改編自西方小說的影片,長達152分鐘,尤記得看著哥柏斯接近全無間斷的為影片伴奏,足足兩個半小時,真的佩服,一雙手都累了吧,還要是即興的演奏,實在需要非常投入。

  每次看早期的中國電影,都有一份興奮,一來那時期的作品,和動蕩的社會環境有極為密切的關連,同時,探索時期的創作人,極具嘗試的精神,像影片中出現男女主角在路上邊走邊談話的場面,導演利用了track shot(不知有否軌道)一直緊跟著他們的對話,甚具心思。一如看到孫瑜在《大路》中運用了一個360度旋轉的鏡頭介紹一桌築路工人的場面,又或他在《天明》搭建高台,造出一鏡直落穿過數層樓的視覺效果,都讓人敬佩當時影人的創造力。

  年代久遠的默片,影像難免有點乏力震顫,友人曾表示,以電子琴伴奏,味道其實和老舊默片不太配,無疑,鋼琴的音韻,基調更脗合默片的質樸感覺,但電子琴則變化較多,能營造較豐富效果,配合劇情所需。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Entries and comments feeds.